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5月, 2018的文章

《READING》【轉轉念 幸福就在心裡面】梁玉明 作品/ 2010/時報出版

圖片
常常一本書、一篇文章、一則採訪或一部電影之中,會有一段文字、一個句子、一種觀念或一句台詞,能與自己產生共鳴,或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,甚至它的描述及表達可能還更精闢、透徹、到位。在這個真實、真理、真誠、真心都逐漸式微的年代裡,驚喜之餘更充滿安慰:原來世界上還是有人有跟我一樣的想法啊,真好! 於是,想把這些偶然的感動或念頭記錄下來,與你我分享之外,更讓我溫習自己的初心。 黑色:喜歡的句子原文摘錄。 綠色:自己的共鳴或碎碎念。 💭【轉轉念 幸福就在心裡面】梁玉明 作/ 2010/時報 出版 已經很久不看心理勵志、親子夫妻溝通這一類的書了。多年前,其實很喜歡閱讀這樣的書籍,從他人的經驗中學習人生應有的正向積極態度與待人處世的智慧。但漸漸地發現,這類書中的很多道理自己大致都已明白,也已經有意識地實踐在自身的生活中。雖然做的還不好,但至少發生意氣用事、情緒反應之後都能夠自我覺察與檢討,欠缺的只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考驗中,是否能夠提高知行合一的比率,知道更要做到,直到能夠真正的百分之一百完全做到而已! 然而,這次挑這本書,主要是每天從新聞媒體或親朋好友身上,經常會看到的衝突與煩惱,卻都是芝麻綠豆大的事,有的動手動腳、有的刀言劍語,有的甚至釀成無可挽回的悲劇。我常常想,人與人之間如果可以多一些同理、少一些猜忌,多一分誠懇、少一分懷疑,多一點惜福感恩、少一點怨天尤人,不是就可以有更開放的心胸,去體驗這豐富而短暫的人生嗎?尤其面對的如果是親密的家人或朋友,究竟何苦執著啊~ 這本書的封面有下面這一段話吸引了我,加上作者分別針對親子、夫妻、親友、自己等四種關係,分成四個單元去探討,這些正是我們周遭互動最親密的人,常常越親密的人摩擦跟傷害卻也越大,因此讓我想一探本書究竟: 「生活上的芝麻綠豆事,是人生必修課。  另一半不懂你的心?  孩子無知胡鬧?  家中生病的老人家,大家都不想照顧?  每個發生衝突的瞬間,都是考驗;  每個化解煩惱的轉念,就是幸福。」 而讀完之後,確實獲益良多,更佩服作者與家人互動時所展現出來的智慧與韌性,可見其修行佛法功力之深厚,真的太強了。推薦您可以閱讀看看,讓自己身歷其境,反思當自己與家人遇到一樣的情境時,會是怎麼的結果?一同學習作者的智慧吧~ 世界與人心是息息相關的,污染的心會製造出一個災難、痛苦的世界;而清淨

《KITCHEN》想吃就自己做!【那年花開月正圓】裡的甑糕真的好吃 😋 [2018/7/16:我在西安吃到周瑩最愛吃的甑糕啦!]

圖片
相信自己是屬貓的我,喜歡慵懶隨興的生活,只願循著自己最舒適的步伐慢步前進。就算是一些好康的事,只要讓我感受到時間的壓迫或被人頻頻催促,自然的就會心生抗拒,畢竟人生是掌控於我自己手裡啊,所以傾向抱著隨緣的態度,有就賺到,沒有也就算啦,喵~ 可偏偏對於料理這件事,我卻變成行動力十足,很急,一刻都不願意等的急驚風。 我的症狀是:無論在電視上或料理網站上,只要看到一直很想嘗試的料理,或是想吃卻不曾自己做過的料理,在確認步驟不會過度繁雜、食材取得容易之後,我就會很想試試。而且常常是馬上在家裡翻箱倒櫃,拿著食譜像check list,一樣一樣蒐集食材,如果當下找不齊,就會渾身不舒服,甚至會有想馬上衝去市場採購的衝動,恨不得馬上做出來、嚐嚐味道。舉凡:巧克力軟糖、芝麻湯圓、雪花餅、水煎包、蘿蔔糕、韓國辣炒年糕等,都是在這種因緣際會的巧合及衝動下,製作出來的料理,直到出菜或出爐,心才能得到滿足! 最近自己覺得最誇張的料理選項,就是親手製作陝西傳統特色小吃: 甑糕! 為什麼想做甑糕呢?話說今年四月到安徽黃山一遊,某晚在飯店房間裡興起看看大陸都在播放怎樣的電視節目的興趣,也想了解一下新聞報導是怎麼談論兩岸關係的。轉呀轉的,無意間轉到浙江衛視正在播放「那年花開月正圓」的連續劇,去年好像有聽過這個劇,只是始終沒有興趣找來看,沒想到這次偶然一看,就成了主顧,回來後就開始追劇了,哈。 而這齣戲裡,頻頻出現的食物道具就是甑糕了,最經典的一幕就是:戲裡非常疼愛妻子周瑩的丈夫吳聘,外出回家路上想到周瑩最愛吃甑糕,就在市集買了一大塊回家,周瑩想給丈夫也嚐嚐,但是吳聘不吃甜食,所以戲裡周瑩半撒嬌的餵吳聘吃了幾口,劇中周瑩對於甑糕的形容還有吳聘品嚐的模樣,當下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:「看起來好好吃,我也好想吃喔~~~~~(躺在地上猛打滾)嗚嗚嗚,怎麼辦吃不到,台北有賣嗎?」就這樣朝思暮想了一陣子。 上個禮拜腦中突然 "燈" 一下,WHY NOT?這時代哪有什麼吃不到的,我可以自己做啊!哇哈哈~哇哈哈哈~~ 👹 就這樣上網找了幾個食譜,沒想到還是有不少同好,因為追劇被甑糕吸引而學著做的啊,真是太有趣了!這次我主要參考iCook愛料理網站的這個食譜: 「那年花開月正圓-甄糕」 ,食材非常平易近人唷,只要準備糯米、紅棗、紅豆、砂糖即可,因為天氣熱,我自己另外買了綠豆仁當一

《READING》【巴黎小書店】妮娜.葛歐格 作品/ 2016/皇冠出版社

圖片
常常一本書、一篇文章、一則採訪或一部電影之中,會有一段文字、一個句子、一種觀念或一句台詞,能與自己產生共鳴,或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,甚至它的描述及表達可能還更精闢、透徹、到位。在這個真實、真理、真誠、真心都逐漸式微的年代裡,驚喜之餘更充滿安慰:原來世界上還是有人有跟我一樣的想法啊,真好! 於是,想把這些偶然的感動或念頭記錄下來,與你我分享之外,更讓我溫習自己的初心。 黑色:喜歡的句子原文摘錄。 綠色:自己的共鳴或碎碎念。 💭【巴黎小書店】By Nina George/ 2016/皇冠出版社 巴黎小書店,除了它可愛溫馨的書名,以及簡約舒服的封面設計之外,吸引我閱讀這本小說的,還有封底的這二段話: 這是一本在歐美各地叫好又叫座的小說唷 第一段話: 「...他可以靠眼睛、耳朵和直覺,辨別出每一個靈魂所欠缺的東西,再把自己視為解藥的書販賣給對方,拯救他們的人生」 ,多麼棒的書店啊~ 更好奇他診斷出靈魂所欠缺的都是些什麼東西呢?!幸福的我們擁有好多,卻總是想要更多,甚至看不見眼前的幸福、而只是苦苦追尋自以為是的幸福。假如不幸無法自己參透,也沒有巴黎小書店老闆這樣的高人指點迷津,那麼,一個人的人生很有可能就白白被自己給毀了唷! 另一段則是關於這位書店老闆佩赫杜先生自己,在他摯愛的女人瑪儂留給他一封分手信離他而去後,他竟然 「沒有勇氣讀信,任由它塵封在閉鎖的房間,讓心痛吞噬自己。」 天啊~ 這是多麼不值得的痛啊!隨著光陰流逝,他卻只是任由自己的大腦去幻想、去編造、去怨恨、去痛苦,就是不願意打開信去面對真相,瞭解事實,這樣不是很愚蠢、很不值嗎?而且,可能因此而錯過的東西可能更多啊~ 「我需要再哭一會兒,不然我會淹死,你懂嗎?」「當然懂,有時候我們在沒哭出來的眼淚中游泳,如果把眼淚積聚在心裡,人會沉沒。」 。 我經常搞不懂,大家怎麼不多寫一些有關於過日子的書,都都會死,但大家會過日子嗎? 。 我希望治療一般人不認為是病痛、醫生診斷不出的情緒。沒有治療專家對那些小情緒感到有興趣,因為它們顯然太過微渺,難以捉摸。 。 引誘每日處理貪婪、濫權與無止境事務的人進入書的世界,對佩赫杜來說是一項挑戰。這些飽受折磨、唯命是從的人,如果有一個辭去剝奪他全部獨特個性的工作,那是多麼可喜可賀的一件事!在這樣一場解放中,往往有一本書發